坚守国画精神
翻阅梁连生的画集,画面气势庞大,灵气飞扬,将国画的水墨与西画的色彩融为一体,有视觉冲击感,让人过目不忘。
画展吸引不少观赏者驻足。在这里,人们充分感受到西画的“粉”和国画的“墨”水乳交融,交融的背后隐喻着一种人文情怀,让人们躁动不安的内心获得片刻宁静和洗涤。
融合中西的《葵》,如太阳在燃烧,原始而纯净,艳丽而华美。或怒放,或含苞,万千风情,蕴含勃勃生命力,喷涌欲出。梁连生告诉记者,这“火焰”来自国画的泼墨,不是自然植物的复原,是意象中的心灵之火。
水彩作品《背草老人》,画的是一位花甲老农,光影斑驳中,背着一筐沉甸甸的青草,佝偻着身子迈向墙角拐弯处,留下一个背影。画中细细刻画的一条条草帽竹条,呼应老人眼角的皱纹,表现饱经沧桑之态,折射出淡淡的忧伤。这种人性思考和人文关怀,是一种时代印迹,成为沟通读者心灵的纽带。
多元化的作品,让梁连生对艺术创作有了更多思考,他的画虽含西画元素,但坚持了国画精神。“一个民族的文化、艺术需要流动起来。对于中国画来说,封闭和对抗毫无意义,只有汲取各门类艺术精华,才能丰富和完善自我。”
同时,梁连生对世界美术艺术发展趋势有独到的见解。“世界美术未来的艺术巅峰,是把中西方元素融为一体的‘大美术’作品。”在各个绘画科目中自由“穿梭”绝非易事,他在对东西方绘画的探索中,遵循着“中体为本,西体为辅”的艺术创作原则。作为一名职业画家,他愿用一笔一墨去实践。
诸法通变成就真我
“我8岁对绘画产生兴趣。当时家里穷,没有纸,就找包点心的纸练习。没有油彩,就捡人家扔的。没有老师,就借书临摹。发现有画画好的人,我就跑去边看边偷学。”讲起儿时经历,梁连生饶有兴致。1977年,恢复高考第一年,只有上海戏剧学院有美术专业招生,他迫不及待地报名,从数千人中脱颖而出,成为被录取的7人之一。
大学期间,无论严寒酷暑,酷爱绘画的梁连生,近乎疯狂地“泡”在画室。上世纪八十年代,梁连生在水粉、水彩画中成绩骄人,他的个人水粉画集也得以出版,让不少画家非常羡慕。随后,怀着对“大美术”绘画艺术巅峰的执着,西画造诣极深的梁连生,在1984年开始学习中国画。
梁连生先研究齐白石、吴昌硕等大师的作品,但一下笔,所画和所想相差甚远。“从早晨六点进画室到晚上离开,我都是踩着扔的遍地的草稿进卧室的。”回忆往昔,历历在目。
一次,一位外国友人问道:怎么中国画的叶子都是黑色,而不是叶子原色?那时的梁连生已经具国画、西画技艺于一身,朋友的话,启发他迈开“中西合璧”的探索步伐。但实施起来,却困难重重。
在不同的中西文化元素中,梁连生苦心孤诣探索数年,创造出独具风格的中西合璧“梁氏绘画”:以国画的宣纸、水墨及西画的油彩为材料,以国画写意为主调,在宣纸上无限渗透,再以西画技法重点刻画主题,将无形与有形有机融合,让中规与破矩自然而生,使色彩冷暖、透视关系、虚实关系相互补充。“墨彩交融后的渗透张扬,是种完全自然的状态,所以每幅作品都是孤品。”
大胸怀才有大手笔
在梁连生的画作中,几乎看不到重复的画面和雷同的表现手法,他是个唯新唯美的画家。谈起创作心得,他说:“艺术源于感情。我画一个东西,不是画它本身,而是通过它向别人传达我的感受。”
大量了解当地风土人情,真切地体验生活,笔下的一切随之鲜活起来。云南、四川之行,他创作了《打水姑娘》、《弹琵琶的女孩》。“这个基诺族打水姑娘,是我在村寨中碰到的,她的莞尔一笑,让人过目难忘。”“弹琵琶的女孩,是我在汶川地震时碰到的。她弹得那么凄凉,那种巨大天灾之后的毁灭让人刻骨铭心。”
梁连生认为,艺术家要实现四个层次的跨越:技术、艺术、修养、品质。“技法是第一步,绘画中的个性,才是艺术真谛。要多读书、多思考,丰富画外知识,感悟自然和人生,从而让艺术境界和精神境界双双达到巅峰。”
大胸怀才有大手笔。梁连生认为,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,处于剧烈转型期的中国,需要向上的力量。他的作品,既有“灵魂之作”,也有“信手之笔”,“阳春白雪”和“下里巴人”都曾入画,处处积聚着这种力量。
梁连生孜孜以求,在艺术融通上已斐然有成,脸上却透着曾经沧海的淡定。“艺术家不能仅仅追逐功利,要在商业化运作的趋势下,保持一颗清净之心。”在他心里,艺术是神圣的,不能亵渎。视艺术为生命的艺术家风骨,常从他的言行举止中自然流露:他会婉拒不尊重艺术的重金买画者,又会分文不收把最好的作品送给热爱艺术的人。
正因涉猎多画种且深谙其创作规律,梁连生从不安于现状,融合创新成为他终生的追求。“我将沿着自己开拓的道路继续锤炼,在中国画转折期,作出贡献。”他坚定地说。
、
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