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为梁连生的画写点什么,皆因我喜欢他的画,喜欢的原因,是他的画让我震撼;让我冲动;让我过目不忘。
他的水彩《背草老人》,画面上是一位年约花甲的老农,背着一筐沉重的青草佝偻着身子正迈向墙角的拐弯处,光影斑驳中,留下一个鲜明的背影。细细刻画出来的密密的一道道草筐柳条,呼应着老人眼角上的皱纹,仿佛让人看到老人饱经沧桑的脸面。看似唯美的画面,却让人有些感伤。曹新刚说,看到这幅作品,很容易使人联想起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系列作品——《拾穗者》、《扶锄者》等,但从内容和构图来看更像是库尔贝的《石工》。而我首先联想到是罗中立的《父亲》、何家英的《山地》,这些饱含人性思考和人文关怀的作品,印记着一种时代的符号。
这是对传统绘画程式的颠覆,但颠覆不是抛弃,恰恰相反,是更好的吸收利用。这样作品就会形成有形与无形有机融合,色彩冷暖关系、透视关系以及虚实关系相互补充、改进的有秩序的画面,由此构成神形兼备、意境深远、色彩独特、颇具视觉之美的中西合璧美术佳作。这种作品每一幅都绝不会相同,因为墨彩交融后的自由渗透张扬,是一种完全自然的状态,技法的应用也必须着眼于变化而变化,因此也格外生动,所以,这样的作品每一幅都是孤品。
他的另一幅水彩风景《崂山九水清泉流深》,几乎是一幅“超现实主义”的作品。在光和彩的神交中,石之奇、树之迷、水之灵若然纸上,特别是通过大量的对比、衬托调动色、光,把水之静、水之动表现的淋漓尽致,带人进入一种清新无比的境界。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,还是计划出书的年代,他因在水粉、水彩画中成绩骄人,国家专门给他出版个人水粉画集,成为当时享受此殊荣的为数不多的画家之一。就在别人眼馋他的时候,他却掉头钻进传统国画里。
相对于他的水彩画,我更喜欢的是他融合中西的国画,尤其是《葵》系列,说到《葵》系列,我不得不说说他的创作经历。现年59岁的梁连生,自8岁学国画开始至今50余年从没离开画案,他不但长于水彩、水粉和油画,而且画得一手好国画。正因为他涉猎多画种且深谙其创作规律,就越来越不安分。融合创新成为他终生的追求。
“从每天早晨六点准时进画室到晚上离开的时候,我都是踩着扔的遍地的草稿进卧室的”他回忆往日的情景历历在目。从学国画到学西画,从学西画再转到学国画,他陶醉和痛苦在古代与现代、东方与西方、传承与融合的探索过程,追求的是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创造出独具风格的画作。天道酬勤,他的《葵》系列诞生了。这些画普遍将国画的水墨与西画的色彩融为一体,既见国画的笔墨功夫,又极具光感和色感,画面气势庞大,格调高远,意境深邃,呈现出热烈、诡异而神秘的气质,给人强烈的视角冲击。梁连生笔下的葵花,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印象派鼻祖梵高的《向日葵》,画面上的花葵同样是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,那样艳丽,那样华美,但梁连生的“火焰”来自国画的泼墨,是意象中的心灵之火,而梵高是“心灵之火”是通过笔触功夫下的燃烧,是一种力量型的动感。能认同的是他们笔下同样喷发出来的激情,画面效果都有一种震颤人心的力量。
一位朋友看了梁连生的《葵》说,“那种视角撞击,简直是一种无言的感动,仿佛窒息般的感动!董其昌认为“以蹊径之奇怪论,则画不如山水;以笔墨之精妙论,则山水不如画”。梁连生笔下的《葵》,已经不是自然植物的显现和复原,而是点燃激情放飞憧憬的生命体。不同概念的融合往往是娇揉的、造作的,而梁连生融合中西的《葵》却浑然天成。这得益于他深厚的国画功底和对西画的深刻理解及娴熟把握。从画面色彩变幻的节奏上,可以看出他敏锐、细腻的光感、色感意识,尽管这种变幻节奏或突丕或舒缓,却无不服从于绘画形式的和谐与完美,这是很难得的,得出这样的结论,是因为我看到一大批跋涉在融合古今中外之路上的探索者的作品,其中尤其在墨、彩、光等方面的处理上,往往游离而剥落,给人“两层皮”之感,成功作品委实不多。
说梁连生是一个唯新唯美的画家,是指他在擅长的水粉、水彩和融合中西的国画的创作上的态度。在这些画种上,你几乎看不见重复的画面、没有固定的创作程式、没有雷同的表现手法。譬如他的《葵》系列,百葵百态,尤其在葵的背景处理上,更是百葵百“村”,百葵百“姓”,绝不是出自一个“窝”。
他对水表现的那种艺术张力,能企及者鲜见矣!不知为啥,每当看到这幅作品的时候,我就联想起军旅画家周永家的那幅国画《大海琴声》,想来想去,是不同的绘画形式让画面表达出一种共在的音乐美,更准确地说是旋律美。只是,前者把之具象了,而后者是神似。
谈起创作心得,他说这得益于他的“无形”创作,绘画是根源于心的反映,画每一张画的时候,他都以国画的宣纸、水墨及西画的色彩为基础材料,以国画的写意为主调,从画之前画家心中的有形,到水墨和色彩相互交融,在宣纸上无限渗透和张扬以至于无形,然后慧眼识珠,在“原生态”上发现美,再以西画、国画的多种技法重点刻划主题,完成从无形到有型的创造过程,使作品回到主题思想和创作意图。